那個悶熱的東京午后,我準時打開東京奧運會賽程表直播,屏幕右下角不斷跳動的倒計時像心跳檢測儀。男子百米半決賽即將開始,蘇炳添在第六跑道做著最后的拉伸。發(fā)令槍響的瞬間,整個

那個悶熱的東京午后,我準時打開東京奧運會賽程表直播,屏幕右下角不斷跳動的倒計時像心跳檢測儀。男子百米半決賽即將開始,蘇炳添在第六跑道做著最后的拉伸。
發(fā)令槍響的瞬間,整個房間的空氣凝固了。他像一道紅色閃電劈開跑道,肌肉線條在高速運動中化作流動的雕塑。9秒83——當這個數(shù)字出現(xiàn)在大屏幕時,我?guī)缀鯊囊巫由咸饋?。他雙手撐膝,胸膛劇烈起伏,汗水順著下頜線滴落在跑道上,那幾秒鐘的寂靜比任何歡呼都更有力量。
三天后的決賽夜,我再次點開東京奧運會賽程表直播。他站在清一色黑人選手中間,那道中國紅格外醒目。起跑線前,他摸了摸右臂的國旗貼紙,眼神里有種把一生凝聚在此刻的專注。雖然最終與獎牌失之交臂,但當他身披國旗繞場致意時,看臺上不同膚色的觀眾都在為他鼓掌。
這場百米飛人大戰(zhàn)讓我想起古希臘奧林匹亞遺址上的銘文:“要么取得桂冠,要么死。”但蘇炳添用9秒83告訴世界,體育的真諦不在于征服所有人,而在于不斷超越昨天的自己。那道紅色身影沖破的不僅是終點線,更是橫亙在無數(shù)人心中的桎梏——原來我們真的可以。